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沉淀的精华,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世代传承的瑰宝。在广西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,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。
作为非遗产业文化的践行者,壮锦山河一直秉承“打造美丽的产品,打造美丽的生活方式,带你走入美丽世界”的企业理念建设发展中,对非遗生活馆深化改造,将其进行整体规划和功能调整,重新建为集展览展示、文化体验、时尚购物、休闲娱乐、非遗餐饮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传播理念的综合性场馆。
这不仅标志着被授予“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示中心”的非遗生活馆体验、交流、博览等功能定位的全面提升,也是“广西非遗创新产业”一个极有意义的成果表现,更是弘扬传统文化、创新非遗传承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。
建成后的壮锦山河·非遗展示中心分上下两层,通过展陈实物、互动体验相结合的形式,将广西多项国家级、市级、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了集中展示。同时,在传统工艺技法和传统文化内涵、传统美食的基础上,创新和重塑,从娱乐、休闲、饮食的角度让它们走进大众的生活。
一层知了侗寨油茶餐厅,特色菜为广西非遗美食·源自三江侗族自治县知了村的的正宗油茶,秉承传统工艺,坚持新鲜健康食材,只为打造色鲜、味正、浓香的好味道。同时,不断突破与广西当地特色菜融合,创造更多样、新颖的的美食体验。
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西南部的知了村,是壮锦山河建设的织绣技艺基地之一,这里仍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色,村子依山傍水而建,鳞次栉比,村子下面就是是梯田,到此游览的客人无不赞叹其“梯田人家风光美”。
因此壮锦山河借助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,发展文化产业。建设织绣技艺基地,以“政府+院校+企业+基地+农户+合作社+市场”的创新模式下,基地织绣工艺师帮助贫困妇女习得传统织绣技艺,让织绣技艺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承,同时也为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,实现了文化带动产业脱贫,为贫困山区经济提供“造血动力”。
并在此基础上,建立国际青年营地,通过扶贫+文化+研学的方式,深化中外青年的合作与文化交流。如今,壮锦山河还将当地的油茶引出村寨,走向更广大的平台,使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,让更多人感受非遗+民族文化+饮食体验带来的重重魅力。
在这里不但能喝到美味的油茶,尝到广西各地的佳肴,于二层还可以感受到匠心的传承和创新。分设有非遗生活馆,是一个涵盖阅读、艺术、沙龙、购物,展现生活美学主题化、特色化的体验空间。
馆内除了民族文化创新产品、手工与现代设计结合类产品、桂绣、铜鼓、绣球、坭兴陶等零售,并融汇了代表性的广西文化、非遗项目,使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,让更多人体验到经典智慧带来的美学艺术享受。
设有“旧裳新尚”博物馆,疏理展示了广西壮瑶苗侗四大民族的服饰以及编制工具、背带、绣片等生活实物,利用现代时尚潮流装置的外壳,突出民族服饰的特点,同时完成一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学融通与精神互联。
也就是这些传统文化以及孕育其中源远流长的匠心精神,嬗变为非遗展示中心具有生命力的文化符号和商业文明,在新时代里续写、创造着这座城市新的传奇。
至此,非遗展示中心也终于以完整的形态亮相。面对新时代的到来,壮锦山河·非遗展示中心的升级,对于宣传和展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起到推动作用,让更多人有机会零距离接触民间传统技艺与美食,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。
诚邀社会各界来馆参观、体验,本馆还可以“私人订制”民族文化创新产品、服饰,竭诚为社会各界服务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