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信息

INFORMATION

CENTER资讯中心

媒体聚焦

所在位置: 首页> 资讯中心> 媒体聚焦> 近期信息> 新闻详情

壮锦山河“织绣技艺”乡村计划,传承民族织绣文化
发布时间:2020-10-22 浏览量:669 点赞:0

“八桂大地,织绣未来。”

地处中国南疆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聚居着壮、瑶、苗、侗等12个世居民族,民族织绣文化丰富且浓郁,并因其图案精美、工艺精湛而被誉为中华民族的“文化活化石”。

 

但随着时代发展,这些少数民族遗产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传承危机。这样的契机下,壮锦山河秉承社会责任与企业效应共存的宗旨,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,推动中国传统织绣类非遗工艺与现代艺术之间的融合创新,打造非遗创新类产品,同时为传统织绣技艺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探索为目标,启动“织绣技艺”乡村计划,努力实现民族文化产业规模化,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,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。

 

“织绣技艺”乡村计划,是在以往广西传统织绣技艺扶贫培训的基础上,把设计、生产、市场一起带入,建立地方特色产业基地,以“政府+院校+企业+基地+农户+合作社+市场”的创新模式,通过政府指导,院校参与,企业带动,乡村推动,农户主动,市场推广的方式,使产业到乡村,手艺到个人,做到小商品大市场,小产业大集群,真正实现文化带动,产业脱贫,乡村发展的伟大目标。

“政府+院校+企业+基地+农户+合作社+市场”的创新模式下,基地织绣工艺师帮助更多贫困妇女学习传统织绣技艺,让织绣技艺得到了可持续的传承,同时也为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,实现了文化带动产业脱贫,为贫困山区经济提供“造血动力”。

对于壮锦山河来说,织绣基地提供了良好的原料储备与人才储备,而这些半成品由壮锦山河收购后,再结合当代审美取向,制作出各类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文化创意产品,销往全国各地。

不仅如此,还要借助当地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,发展文化产业。在织绣基地的基础上,建立国际青年营地,通过扶贫+文化+研学的方式,深化中外青年的合作与文化交流,从而在世界各个地区掀起一波又一波的“中国非遗热”。

 

目前,“织绣技艺”乡村计划已有广西田东、靖西、三江、昭平、龙州等五个培训基地,以及贵州台江两个培训基地。

 

未来,壮锦山河还将筹建十个“织绣技艺”乡村计划产业基地,把广大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,艺术与市场融合、传承与效益同行,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,实现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,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
大家都在看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
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

Copyright ©广西壮锦山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9011954号-1 技术支持:新狐网络